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4万-3万年前,人类就已经踏上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极端环境地区。此前最早的高原人类活动发生在安第斯高原Cuncaicha 岩厦遗址,其年代被测定为约1.2万年前。 今天(11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这项学术研究成果。考古学者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Nwya Devu),证实古人在距今4万-3万年前就已经踏上青...
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以匠心对待文物 “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关注文物保护与利用·修复师) 湖北荆州,波光流转、杨柳依依的三国公园之内,“藏”着一座风格古朴的建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虽然低调而安静,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国宝级文物都在此修复,业内颇有名气。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就在中心工作,数千年前的丝织品,在她手中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陈绍慧在工作中。本报记者 田豆...
来自中国各地的120余家博物馆4日在南京达成联盟合作协议,以进一步促进馆藏交流与协同合作。这意味着,中国各大博物馆渐从“赛珍宝”步入“拼创新”。 当天,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主办,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 来自中国120余家博物馆的200余名管理者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论坛,共同签署联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区域...
《锦绣万花谷》 衡量一部古籍的文物收藏价值,要从年代、稀缺程度、工艺水平、传承情况等方面综合考量。 先说年代。唐代以前的古籍,主要是以手工抄写的形式传世,到晚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书籍才得以快速普及,由于纸张难以保存,又有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到现在,唐代的写经已经很少,宋代的雕版印刷书籍稀若星凤。早在清末民国时期,就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说法,现在市场上的宋版书,每页价格也在几万元...
“杜甫千诗碑”吸引参观者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暨“杜甫千诗碑”落成仪式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历时3年将杜甫存世的1455首诗歌在该馆及浣花溪公园内以书法、刻石等艺术形式呈现,展示了宋以来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和当代书法名家及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 “杜甫千诗碑”吸引参观者 据了解,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市民驻足观看天文装置——简仪 12月5日,中国古代科技展广西巡展在广西科技馆开幕,为公众献上一场回味无穷的“古典科技盛会”。 学生们在观展 此次广西巡展共精选68件套展品,分为天文、机械、建筑、军事、井盐开采及科普活动六大展区,通过模型、实物、图片陈列和现场科普体验活动等方式,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中的科技发展历史,向观众展示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卓越成...
福清阳下作坊村陈氏古厝。郑松波摄福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祖业,我们后代有责任守护好它,并修复好再代代传承下去。”陈修俊6日指着陈氏古厝对访客如是说。 陈修俊(右)介绍陈氏古厝雕刻艺术。陈仁杰 摄 陈修俊系福建省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村民,被誉为“福建民间收藏第一人”。他的家被称为“民俗博物馆”,藏品有林则徐手书牌匾以及各种秤砣、箸笼、家具、烟斗、石臼、瓷器、陶器、木器、...
12月6日,“丝路山水地图展”在香港科学馆开幕。《丝路山水地图》是由明朝宫廷画师绘制的地图,长约30米、宽0.6米,该地图东起嘉峪关,西达天方国(沙特阿拉伯麦加),反映明朝时代丝绸之路的面貌。这幅地图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业家许荣茂购得该地图后捐赠予故宫博物院。图为《丝路山水地图》局部:嘉峪关。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1月14日,由之文课程研发的面塑探究式课程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磨课教室”开课。本期课程共10次,每次课1.5学时,上课的学生来自高一和高二年级。 面塑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动手捏制环节,同学们专心于自己的作品 第1次课上,山西省面塑非遗传承人岳桂花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大量艺术面塑,借助课件向学生讲述了面塑的历史。欣赏讲...
12月6日,黄埔海关对外透露,清末“泰兴号”沉船事件中流失海外的约12万件古瓷器,自1822年从中国厦门港起航,漂泊了196年,这批从英国启航的古瓷器,历经近1个月的海上运输,于11月30日抵达广州黄埔新港港区全通秀丽码头,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前在延安举行的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2018年度推进会暨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爆出,延安芦山峁遗址发现多座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此外,发掘出大型四合院式建筑群落和两座附属小型院落,出土了大量槽型板瓦、筒瓦、玉器等珍贵文物,显示出该遗址在北方地区较高的层级地位。 延安芦山峁遗址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群远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
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张丝雨摄 “河南非遗进澳大利亚校园活动”近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圣安德鲁大教堂学校、育文武女子中学和悉尼中学莱卡校区的150余名师生参与体验互动活动。 活动中,来自河南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三彩瓷传承人郭爱和为学生们讲解了三彩艺术的历史起源、传承与发展、工艺制作流程等知识。随后,郭爱和与洛阳龙门画院院长、牡丹画传承人谢丽萍、石猴雕刻传承人王国庆、香包制作传承...
11月29日,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旨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王笈摄 为期4天的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约330家中国长三角地区及海外参展单位亮相此间,各类文化产业特色项目及文创展品“争奇斗艳”。 “阅+”共享书店。王笈 摄 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长三角文博会”)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首...
记者29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第二次青藏高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科考队)在西藏林芝立定村新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点。 据了解,科考队在林芝立定村通过清理3个文化层剖面,采集到陶片、石制品、动物骨骼、炭屑及浮选、植硅体土样。此外在该地点东南部还发现两座被破坏的竖穴土坑墓,部分人骨风化严重且暴露在外。 据介绍,该遗存的发现将填补藏东南区域人类早期活动史,...
西藏官方29日公布,“藏医药浴法”28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白玛央珍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申遗”成功为中国、为西藏的藏医学带来世界影响力。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